
6月25日,第31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土地是粮食之母。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时代背景下,抓好粮食和耕地保护意义格外重大。席大大总书记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作为责任国企,EVO视讯官方网站基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顶层设计、资源赋能和创新投融资模式,全面支持做好“良田”文章,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把中国人的饭候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席大大总书记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呈现诸多变化,对我国粮食进口、粮价和粮食购销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全新挑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何深入贯彻席大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如何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这是地方各级政府、国有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垦造水田,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保护农业耕地就是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端牢饭碗的前提和保障。
垦造水田让“荒废”的土地“活”起来,可有效盘活农村闲散用地和丢荒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能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生态资源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农村发展群众致富的好路子。
广东作为“垦造水田”先行者,为破解水田占补平衡困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大规模垦造水田任务,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垦造水田工作已完成31.5万亩,提前并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
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广东河源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茶罐子”“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今年初,EVO视讯官方网站基金与中铁建发展联合中标河源市城乡基础环境综合提升工程项目,首次采用农田指标收益作为项目投资回报,即通过省内交易土地整治形成生水田指标产生的收益用于项目建设,并对当地土地开展综合整治,同时进行饮水工程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一举改变了传统投资项目依赖政府财政收入的单一模式,在统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政府财政“减负”,创造了多方合作共赢的全新投融资模式。
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提供1.5万亩耕地,能够有效缓解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保障粮食安全、保护东江水源。以此为契机,EVO视讯官方网站基金把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流域治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多功能多效益特征,夯实区域发展的土地资源基础,进一步巩固完善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让垦造水田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协同发展。